時間:2025-11-10 16:47 來源:淮安日報
近年來,我市創新打造“安老淮上”養老服務品牌,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、增加養老服務供給,提升養老服務質量,著力構建居家、社區、機構相配合的養老服務格局,讓更多老人幸福養老。
聚焦居家社區養老的難點痛點問題,我市通過強基賦能,不斷補足短板,讓居家和社區養老更貼心。全市建設縣級失能(失智)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8個、街道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22個、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243個,累計服務老人超40萬人次。向上爭取資金1800余萬元,開展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,在2000戶家庭建設家庭床位,提供養老上門服務36萬人次,為2500戶開展適老化改造,惠及經濟困難失能老人3700余人,有效增強這些老人的獲得感、幸福感與安全感。投資約300萬元改造的淮安市智慧養老平臺,入選2025年度江蘇省數字消費創新場景名單。
我市加強養老機構的安全管理,筑牢安全底線,切實守護老人幸福晚年。全市155家養老機構完成等級評定,128家5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完成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工作,發放水電氣補貼480萬元。印發《淮安市養老服務機構“紅橙黃綠”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》等文件,通過“監管+培訓+檢查”全鏈模式,將全市養老機構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管理范圍,著力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,該工作方法獲民政部推廣。落實敬老院大宗食品“集采統配”機制,以縣區為單位,統一伙食標準,在提升服務質效的同時,進一步守護老人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該機制獲評全省養老工作優秀案例。
為給老人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,我市加強養老人才隊伍建設。將養老護理員、健康照護師列入緊缺型工種補貼目錄,納入“技能興淮”行動計劃,會同教育、民政等部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等級認定,增加養老服務專業人才供給,同時幫助有需求的社區居民、失能老人家庭成員等掌握康養技能。近5年以來,全市累計發放養老護理員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.13萬本,為加快建設適應新時代老齡工作需要的技能人才隊伍提供了支撐。